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反复便血迁延不愈,腹腔镜手术再立新功
2021年1月,普外科为一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。

患者徐某,粘液脓血便1年余,辗转于辽宁省多家医院就诊,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,尝试多种治疗措施,病情无好转,且每况愈下,每日粘液血便20余次,体重下降30公斤,骨瘦如柴,痛不欲生。在中国医大住院治疗多次,均因身体状况差而无法行进一步的手术治疗,加之疫情影响,在外就医难上加难,治疗陷入困境。
2020年12月末患者慕名前来就诊,普外科医疗团队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及相关检查,患者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明确,经内科规范系统治疗,疗效欠佳病情逐渐加重,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指征,因长期反复便血,腹泻,患者身体状况极差,存在重度贫血,低蛋白血症,离子紊乱等并发症,施行手术风险极大。
普外科医疗团队进行多次病例讨论,制定围术期治疗方案,术前纠正重度贫血(血红蛋白 61g/L),低蛋白(白蛋白 22.4g/L),重度营养不良(体重指数18.2)。考虑到患者结肠病变不断出血不利因素,按照临床营养学原则,制定了序贯纠正的治疗方案,经十余天的积极治疗,患者营养状况得以极大改善,具备手术条件,在手术方式上,普外科团队决定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,以避免传统开腹手术的“通天大口”。

经与麻醉科多次会诊讨论,于2021年1月初在全麻下成功实施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,小肠造瘘术,手术仅历时3个小时,腹部只有3个<1厘米的戳孔和脐部3厘米小切口,腹壁创伤做到最小。

切除的全结肠术中剖开可见溃疡炎性病变已经遍布全结肠,部分溃疡破溃出血,已无痊愈的可能。
普外科护理团队针对患者术后的护理重点、难点与医生反复沟通,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:
从术后的病情观察到有效咳痰训练;
从床上的被动肢体运动到离床活动;
从饮食指导到用药指导;
叙事护理技巧始终贯穿整个护理过程。腹部肠道造瘘口的居家护理尤为重要,我们与患者家属建立了多种沟通渠道,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方位的指导,增加患者的适应性,提高了患者居家自我护理的质量。
患者术后身体状况迅速恢复,体重上升,精神状态得到改善,困扰患者一年多的顽疾彻底摆脱。
普外科护理团队针对患者术后的护理重点、难点与医生反复沟通,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:
从术后的病情观察到有效咳痰训练;
从床上的被动肢体运动到离床活动;
从饮食指导到用药指导;
叙事护理技巧始终贯穿整个护理过程。腹部肠道造瘘口的居家护理尤为重要,我们与患者家属建立了多种沟通渠道,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方位的指导,增加患者的适应性,提高了患者居家自我护理的质量。
患者术后身体状况迅速恢复,体重上升,精神状态得到改善,困扰患者一年多的顽疾彻底摆脱。